第一百五十章 苏氏兄弟
然而庆历新政刚一颁布就遭到文官集团的大量反对,他们攻击范仲淹与欧阳修等人结成朋党,借着新政打压异己。
一向耳根子软的宋仁宗也开始对庆历新政产生了怀疑。
连皇帝都动摇了,改革还能继续下去吗?
最终57岁的范仲淹再次被排挤出京,外放到邠州,后因边塞苦寒调任邓州。
支持范仲淹变法的富弼、韩琦、欧阳修等人也相继被赶出了京城。
庆历新政宣告失败。
范仲淹到了邓州后,收到了好友滕子京送来的礼物,邀请他为新修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,这就是千古名篇《岳阳楼记》。
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”
——“离谱的是,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,全凭自己想象描写的,这属实是牛逼。”
范仲淹一生坎坷,几遭贬谪,却没有怨天尤人。
无论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,都在殚精竭虑,鞠躬尽瘁。
在范仲淹生命的最后7年时间里,他先后辗转于邓州、杭州、青州等地为官,最终于公元1052年在徐州病逝,享年64岁。
谥号文正,世称范文正公。
——“《岳阳楼记》背的我好苦啊。”
——“强如范仲淹,范文正公想要崛起也需要贵人的帮助。”
——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真是大宋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,为了避嫌,只给了文章的作者作出,立刻就会传遍京师。
可正当父子二人名动京师,正要大展身手的时候,家乡却传来了母亲病故的噩耗,二兄弟只好跟随着父亲回乡奔丧。
23岁这一年,苏轼守丧期满,三苏重返汴京。
在欧阳修的推荐下,苏氏兄弟又参加了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。
苏轼的对策被评为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。
就是这些词语被新党人所利用,说他愚弄朝廷,妄自尊大。
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,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便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,解往京师。
受牵连者达数十人,这就是北宋历史上着名的乌台诗案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